近日,星巴克被曝出使用過期食材、隨意更改保質日期標簽的事情,相信大家都有了一定耳聞。本來呢,這次事件似乎只是星巴克加盟直營店的其中兩個,出現了問題而被曝光,對于星巴克整個產業鏈來說,還不算太大的問題。但是,距今天早上四點,黑貓投訴平臺所發的一篇微博來看,似乎星巴克并非如此。而星巴克的隱患徹底爆發,道歉就能挽回口碑嗎?
相信大家心中,已經有了一個自己的答案。而以筆者的觀點來看的話,星巴克這個致歉聲明,并不能挽回現在危機事態徹底嚴重化的局面。為何有此一說?筆者查閱了一下星巴克在黑貓投訴平臺的投訴量,其數量為1254起,而回復數量和完成數量,卻是兩個大鴨蛋。
可以說,星巴克的問題由來已久,危機隱患早已經埋下。但是不知星巴克為何,不早早地去解決這些問題,反而讓這些問題成為了今日危機爆發的伏筆?沒有重視危機隱患的星巴克,也成了今日“過街老鼠”的局面。
除此之外,筆者還發現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,那就是昨天晚上,星巴克針對無錫兩家門店違規使用過期食材,所做出的回應中,直接承認了自己的錯誤,并表示加以改正。這個呢,也只是正常的解決危機公關的方法,但是這其中依舊有很大的問題(下面講)。
但是筆者看了一下星巴克這條回應下的評論,才說出“有意思”這樣的字眼。因為,在這封回應下面的評論中,有很多評論是在夸贊星巴克。如果說,只是一小部分也就算了,可這評論中有很大部分是這種夸贊評論,就不得不讓人感到玩味了。難道,有人在控評嗎?
再回過頭來看一下星巴克的解決方案。閉店、認錯、整改、加強監督。好像這一系列的流程咋這么熟悉呢?似乎之前就有很多品牌出現問題之后,就是這一套。而從筆者的角度來看的話,這話雖然有用,但也無用,因為沒有說到點子上!怎么整改,怎么監督?內部和第三方?
內部這話都能說出口,不知道星巴克知不知道自說自話的后果。至于第三方,這個第三方暫時不知曉是誰。但是筆者可以提一個建議,請最權威的相關權威部門,坐鎮監督,相信效果比其他的第三方更合適。再加上消費者,效果會更好!
這次星巴克被曝出現食品衛生安全問題,這一危機事件的發生,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其內部的監管審核不嚴格而造成的。同時,又因為沒有對平時的一些隱患問題加以重視,最終危機徹底爆發。可以說,星巴克這一長達半世紀的老品牌,口碑在今日徹底遭到了斷崖式的打擊。對于星巴克這次的事件,筆者只想用一句話來形容:生于憂患死于安樂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