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張海報點燃輿論,一次道歉引發更大風波,東方甄選事件折射企業危機應對的通病。
近日,東方甄選因榕江水災義賣海報深陷輿論漩渦。海報中妝容精致的女主播笑容燦爛,搭配下方醒目的白色大蠟燭,引發網友強烈反感——“這到底是為災區加油還是送終?”
面對洶涌輿情,CEO俞敏洪在48小時內緊急回應。俞敏洪在說明中解釋水木年華的繆杰因家鄉榕江水災感到難受,聯系東方甄選希望義賣農產品捐款。俞敏洪認為這是好事,所以同意直播。但因出現不同聲音,原定7月3日繆杰直播取消并致歉。
然而,此次快速回應未能平息輿論。這是為何?
1.避重就輕:聲明僅稱因“不同聲音”取消直播,對海報爭議只字未提。
2.轉移責任:強調是水木年華繆杰主動聯系,將東方甄選責任撇清。
3.拖延應對:最初企圖悄悄更換海報了事,待輿論發酵后才被迫回應。
反觀胖東來“涼皮事件”,于東來迅速公布13頁調查報告,既承認操作失誤又進行制度改進,同時向員工發放精神補償金,最終實現客流量增長25%。同樣面對災情,韓紅基金會直接捐贈200萬元并高效運送物資,用行動贏得公眾信任。
具備良好公關能力的企業,通常會按照以下四個步驟應對輿情問題:
迅速響應:立即行動,24小時內發布初步聲明。同時確認事實并統一內部口徑。遏制危機蔓延,控制信息傳播。
積極應對:徹底調查事件根源與影響范圍,識別關鍵利益方。制定詳細應對策略和溝通材料,培訓發言人。
真誠溝通:發布正式聲明,清晰闡述事實(基于調查)。若責任在己,真誠道歉并承擔責任。多渠道、一致、透明溝通,及時回應關切。承諾并采取實際行動
修復重建:通報整改進展與成效。主動修復受損關系。開展形象修復活動,強調正面價值。系統性改進,防止危機重演,總結經驗。
最后,通過這次失敗的公關,企業應該明白在人人皆媒的時代,真誠不是策略而是生存底線!當企業將公關視為責任而非粉飾,危機方能轉為轉機。